綿陽大事件丨前50個孩子免費上體驗式幼兒園!怎麽肥事? 六壹國際教育 6天前綿陽發生大事情了 這所體驗式幼兒園免費入園啦, 先到園的前50人, 恭喜你, 你的寶寶可以免費在綿陽這所獨一無二的體驗式幼兒園上學啦(為期一個月)。 孩子們為什麽會愛體驗式幼兒園?...[查看全文]
孩子過早接觸電子設備導致情商低:焦慮、易激動、無聊感、自控力低:隨著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迅猛發展,家長給孩子找到了“新玩具”——君不見好多2、3歲的寶寶就開始玩起了手機、ipads等電子設備,而小盤友也確實上手快,很快玩得不亦樂乎,愛不釋手,結果呢?
長大了就知道。
從互聯網研究的角度看,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年齡是很有講究的。對於幼兒,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:孩子在兩歲之前絕對不要接觸任何電子設備。比較溫和的意見是——孩子最好在四歲之前都不要接觸電子設備。而更為保守的看法是,限製在六歲以後,因為過早接觸,存在著潛在的發育上的危險,無論是情商還是心智。而幾乎所有專家都一致反對孩子過早玩電子遊戲。
也就是說,不僅是電子遊戲,就連電子設備本身,過早的接觸,對孩子的發育發展都是不利的,至少是有隱患的。性早熟等各種早熟是一類問題,另一類問題則是情商的低下——人會變得焦慮不安、容易激動以及無聊的感覺,還有就是自控力下降嚴重。後者則是情商的根本。
這種推遲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好處,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減少。如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原理,在極早期就讓孩子使用數字設備,因為這樣做的主要問題在於,它會直接影響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過程就會急劇減少。這種互動過程恰恰是日後的社會-情緒功能的神經發育的基礎。
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,在一個人的幼童時期,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與家長的互動,這不僅鍛煉其語言與智力,還鍛煉其社交及情緒控製能力。
但如果孩子過早接觸並迷戀上電子設備以及電子遊戲,那麽,TA就沒有更多興趣望向家長,去尋求家長的關注與交流, 周遊乃至沉迷在網絡世界就可以了。看上去家長省心了,孩子自顧自地玩耍,但讓家長鬧心、操心的歲月其實才剛剛開始,一個缺乏社交與情緒控製能力的孩子,將來的發展是絕對無法樂觀的。